培养方案编号:20181905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较系统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比较系统地掌握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实验技术,能综合运用化学及化工相关知识、理论和方法在碳基能源化工及其相关领域的生产一线进行生产运行和技术管理、生产过程的技术改进和革新、工艺操作条件优化与管理,富有创新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毕业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能正确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有不断进取、追求卓越的职业理想;
2.掌握化学主要领域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理解主要的化学实验技术和原理,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技能;了解能源化学与化工的发展动态、应用前景和行业需求;
3.初步掌握能源化学品设计开发、生产应用等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具备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化学化工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接受能源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和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4.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和物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内容,能使用数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建模并解决化学化工问题;
5.掌握必要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能够利用文献检索及现代信息技术等获取、处理和运用化学及化工等相关领域信息;
6.具有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了解能源化学工程学科发展对环境、经济、社会的影响;
7.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初步具备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富有创新意识和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的能力;
8.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
三、学制与学分要求
基本学制为四年,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在四至六年内完成学业。
学生修满规定学分,可取得毕业资格。
最低修读学分 |
必修课 |
限选课 |
任选课 |
通识拓展公选课 |
177.5 |
155 |
10.5 |
6 |
6 |
*通识拓展(素质拓展)公选课修读要求见九、有关说明
四、授予学士学位要求
学生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学院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标准,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设计等
六、课程体系
课程结构体系及学分要求
课程平台 |
课程群、学分学时及比例 |
课程群 |
学时与学分 |
学分 |
% |
学时 |
% |
通识教育 |
通识基础课程 |
48 |
27.0 |
788 |
28.9 |
通识拓展课程 |
6 |
3.4 |
96 |
3.5 |
专业教育 |
专业基础课程 |
58 |
32.7 |
1144 |
42.0 |
专业核心课程 |
23 |
13.0 |
432 |
15.9 |
专业方向课程 |
16.5 |
9.3 |
264 |
9.7 |
专业实践课程 |
26 |
14.6 |
|
|
合 计 |
177.5 |
100 |
2724 |
100 |
七、教育教学活动安排表(单位:周)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第四学年 |
合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课堂教学 |
16 |
16 |
16 |
16 |
16 |
16 |
|
|
96 |
考 试 |
2 |
2 |
2 |
2 |
2 |
2 |
|
|
12 |
军事技能训练 |
2 |
|
|
|
|
|
|
|
2 |
公益劳动 |
|
|
1 |
|
|
|
|
|
1 |
社会实践 |
|
|
|
(2) |
|
|
|
|
(2) |
专业见习 |
|
|
|
|
|
(2) |
|
|
(2) |
化工专业设计 |
|
|
|
|
|
|
4 |
|
4 |
专业实习 |
|
|
|
|
|
|
15 |
|
15 |
毕业论文 |
|
|
|
|
|
|
(2) |
12 |
12+(2) |
创新实践与科技活动 |
|
|
(2) |
|
(1) |
|
|
|
(3) |
机 动 |
|
2 |
1 |
2 |
2 |
2 |
1 |
7 |
17 |
教育周数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19 |
159 |
寒暑假 |
12 |
12 |
12 |
5 |
0 |
41 |
总周数 |
52 |
52 |
52 |
25 |
19 |
200 |
八、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一)通识教育平台
课程 类别 |
修读 形式 |
开课学期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学时分配 |
考核 方式 |
总 学时 |
讲 授 |
实验(践) |
周 学时 |
通 识 基 础 课 程 |
必 修 课 |
1 |
271000022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48 |
48 |
|
3 |
考查 |
2 |
271000041 |
中国近代史纲要 |
3 |
48 |
32 |
16 |
2 |
考查 |
3 |
27100001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48 |
48 |
|
3 |
考试 |
4 |
27100003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5 |
80 |
64 |
16 |
4 |
考试 |
1-8 |
271000050 |
形势与政策 |
2 |
|
|
|
|
考查 |
1 |
221000010 |
信息技术基础 |
3 |
48 |
24 |
24 |
4 |
考试 |
1 |
141000011 |
大学英语(一) |
4 |
64 |
64 |
|
4 |
考试 |
1 |
121000001 |
大学体育(一) |
1 |
32 |
2 |
30 |
2 |
考查 |
2 |
141000020 |
大学英语(二) |
4 |
64 |
64 |
|
4 |
考试 |
2 |
120041102 |
大学体育(二) |
1 |
32 |
2 |
30 |
2 |
考查 |
3 |
141000030 |
大学英语(三) |
4 |
64 |
64 |
|
4 |
考试 |
3 |
120041103 |
大学体育(三) |
1 |
32 |
2 |
30 |
2 |
考查 |
4 |
141000040 |
大学英语(四) |
4 |
64 |
64 |
|
4 |
考试 |
4 |
120041104 |
大学体育(四) |
1 |
32 |
2 |
30 |
2 |
考查 |
1 |
431000010 |
军事理论 |
2 |
36 |
16 |
20 |
2 |
考查 |
1 |
431000020 |
军事技能训练 |
1 |
2周 |
|
|
|
考查 |
1 |
401000010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1 |
16 |
8 |
8 |
2 |
考查 |
1 |
511000010 |
大学生职业规划 |
1.5 |
24 |
14 |
10 |
1 |
考查 |
2 |
511000020 |
大学生就业指导 |
1.5 |
24 |
14 |
10 |
1 |
考查 |
4 |
511000030 |
大学生创业基础 |
2 |
32 |
16 |
16 |
1 |
考查 |
小计 |
48 |
788 |
548 |
240 |
|
|
通 识 拓 展 课 程 |
公 选 课 |
非教师教育类专业该类课选修要求为6学分 |
6 |
96 |
96 |
|
|
|
小计 |
6 |
96 |
96 |
|
|
|
合 计 (通识教育课程) |
54 |
884 |
644 |
240 |
|
|
(二)专业教育平台
1.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 类别 |
修读 形式 |
开课学期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学时分配 |
考核 方式 |
总 学时 |
讲 授 |
实验(践) |
周 学时 |
专 业 基 础 课 程 |
必 修 课 |
1 |
191000012 |
高等数学A(1) |
4 |
64 |
64 |
|
4 |
考试 |
2 |
191000022 |
高等数学A(2) |
4 |
64 |
64 |
|
4 |
考试 |
3 |
191000030 |
大学物理A(1) |
6 |
96 |
96 |
|
6 |
考试 |
3 |
191000040 |
大学物理A(2) |
1 |
32 |
|
32 |
2 |
考查 |
3 |
191000050 |
线性代数 |
2.5 |
40 |
40 |
|
3 |
考试 |
1 |
191100070 |
无机化学(1) |
3.5 |
56 |
56 |
|
4 |
考试 |
1 |
191100080 |
基础化学实验Ⅰ(1) |
2 |
64 |
|
64 |
4 |
考查 |
2 |
191100090 |
无机化学(2) |
3.5 |
56 |
56 |
|
4 |
考试 |
2 |
191100100 |
基础化学实验Ⅰ(2) |
2 |
64 |
|
64 |
4 |
考查 |
2 |
191100110 |
分析化学 |
3.5 |
56 |
56 |
|
4 |
考试 |
3 |
191100130 |
有机化学(1) |
3.5 |
56 |
56 |
|
4 |
考试 |
3 |
191100140 |
基础化学实验Ⅱ(1) |
2 |
64 |
|
64 |
4 |
考查 |
3 |
191100170 |
物理化学(1) |
3.5 |
56 |
56 |
|
4 |
考试 |
3 |
191100180 |
基础化学实验Ⅲ(1) |
1.5 |
48 |
|
48 |
3 |
考查 |
4 |
191100150 |
有机化学(2) |
3.5 |
56 |
56 |
|
4 |
考试 |
4 |
191100160 |
基础化学实验Ⅱ(2) |
2 |
64 |
|
64 |
4 |
考查 |
4 |
191100190 |
物理化学(2) |
3.5 |
56 |
56 |
|
4 |
考试 |
4 |
191100200 |
基础化学实验Ⅲ(2) |
1.5 |
48 |
|
48 |
3 |
考查 |
5 |
191100210 |
仪器分析 |
3.5 |
56 |
56 |
|
4 |
考试 |
5 |
191100220 |
基础化学实验Ⅲ(3) |
1.5 |
48 |
|
48 |
3 |
考查 |
小计(专业基础课程) |
58 |
1144 |
712 |
432 |
|
|
2.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 类别 |
修读 形式 |
开课学期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学时分配 |
考核 方式 |
总 学时 |
讲 授 |
实验(践) |
周 学时 |
专业核心 课 程 |
必 修 课 |
1 |
191100510 |
能源化工概论 |
1 |
16 |
16 |
|
2 |
考查 |
4 |
191100500 |
化工热力学 |
3 |
48 |
48 |
|
3 |
考试 |
5 |
191100540 |
化学反应工程 |
3 |
48 |
48 |
|
2 |
考试 |
5 |
191100320 |
化工制图与CAD |
1.5 |
32 |
16 |
16 |
2 |
考查 |
5 |
191100270 |
化工原理(1) |
3.5 |
56 |
56 |
|
4 |
考试 |
6 |
191100280 |
化工原理(2) |
3.5 |
56 |
56 |
|
4 |
考试 |
6 |
191100290 |
化工原理实验 |
1 |
32 |
|
32 |
4 |
考查 |
5 |
191100520 |
能源化工专业实验(1) |
1 |
32 |
|
32 |
4 |
考查 |
6 |
191100530 |
Aspen Plus 应用开发 |
1 |
24 |
8 |
16 |
2 |
考查 |
6 |
191100550 |
能源化工专业实验(2) |
1 |
32 |
|
32 |
4 |
考查 |
6 |
191100560 |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
1.5 |
24 |
24 |
|
2 |
考查 |
6 |
191100571 |
化工设计基础 |
2 |
32 |
32 |
|
2 |
考试 |
|
|
|
|
|
|
|
|
|
小计(专业核心课程) |
23 |
432 |
304 |
128 |
|
|
3.专业方向课程
课程 类别 |
修读 形式 |
开课学期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学时分配 |
考核 方式 |
总 学时 |
讲 授 |
实验(践) |
周 学时 |
专 业 方 向 课 程 |
模 块 一 (限选 课) |
5 |
191112010 |
煤化学 |
2.5 |
40 |
40 |
|
4 |
考试 |
5 |
191114010 |
煤炭气化技术 |
2 |
32 |
32 |
|
2 |
考查 |
6 |
191114020 |
煤炭液化技术 |
2 |
32 |
32 |
|
3 |
考查 |
6 |
191114030 |
煤制低碳烯烃工艺 |
2 |
32 |
32 |
|
2 |
考查 |
6 |
191114040 |
煤制天然气工艺 |
2 |
32 |
32 |
|
2 |
考查 |
小 计 |
10.5 |
168 |
168 |
|
|
|
模 块 二 (限选 课) |
5 |
191112010 |
煤化学 |
2.5 |
40 |
40 |
|
4 |
考试 |
5 |
191112080 |
工业气体集输技术 |
2 |
32 |
32 |
|
2 |
考查 |
6 |
191114050 |
液体化学品储运 |
2 |
32 |
32 |
|
3 |
考查 |
6 |
191114060 |
储运安全技术 |
2 |
32 |
32 |
|
2 |
考查 |
6 |
191114070 |
储运系统腐蚀与防护 |
2 |
32 |
32 |
|
2 |
考查 |
小 计 |
10.5 |
168 |
168 |
|
|
|
小计(每生应选修1个模块课程) |
|
|
|
|
|
|
任 选 课 |
4 |
191124120 |
电工电子技术 |
2 |
32 |
32 |
|
2 |
考查 |
5 |
191124120 |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 |
1.5 |
24 |
24 |
|
2 |
考查 |
5 |
191124010 |
能源化工专业英语 |
1.5 |
24 |
24 |
|
2 |
考查 |
5 |
191122021 |
煤化工工艺学 |
1.5 |
24 |
24 |
|
2 |
考查 |
5 |
191124070 |
化工责任关怀导论与HSE管理 |
1.5 |
24 |
24 |
|
2 |
考查 |
5 |
191121030 |
统计热力学基础 |
1.5 |
24 |
24 |
|
2 |
考查 |
6 |
191121270 |
科技论文写作 |
1 |
16 |
16 |
|
2 |
考查 |
6 |
191121020 |
化学文献检索 |
1 |
16 |
16 |
|
2 |
考查 |
6 |
191124020 |
煤基合成化学品 |
1.5 |
24 |
24 |
|
2 |
考查 |
6 |
191124030 |
燃料电池及其应用 |
1.5 |
24 |
24 |
|
2 |
考查 |
5 |
191124040 |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概论 |
1.5 |
24 |
24 |
|
2 |
考查 |
5 |
191122030 |
化工安全评价 |
1.5 |
24 |
24 |
|
2 |
考查 |
6 |
191124050 |
化工节能原理与技术 |
1.5 |
24 |
24 |
|
2 |
考查 |
6 |
191124060 |
绿色化工导论 |
1 |
16 |
16 |
|
2 |
考查 |
5 |
191122010 |
化工安全工程 |
1 |
16 |
16 |
|
2 |
考查 |
6 |
191124100 |
液化天然气技术 |
1 |
16 |
16 |
|
2 |
考查 |
6 |
191124110 |
DCS技术与操作 |
1 |
16 |
16 |
|
2 |
考查 |
小计(每生至少修读) |
6 |
96 |
96 |
|
|
|
小计(专业方向课程) |
16.5 |
264 |
264 |
|
|
|
4.专业实践课程
课程 类别 |
修读 形式 |
开课学期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学时分配 |
考核 方式 |
总 学时 |
讲 授 |
实验(践) |
周 学时 |
专业 实 践 课 程 |
必 修 课 |
3 |
401000020 |
公益劳动 |
0.5 |
1周 |
|
|
|
考查 |
2,4 |
401000030 |
社会实践 |
1 |
2周 |
|
|
|
考查 |
6 |
191109960 |
专业见习 |
1.5 |
2周 |
|
|
|
考查 |
7 |
191100590 |
化工专业设计 |
2 |
4周 |
|
|
|
考查 |
7 |
191109950 |
专业实习 |
10 |
14周 |
|
|
|
考查 |
8 |
191109930 |
毕业论文(设计) |
8 |
14周 |
|
|
|
考查 |
3-7 |
191109980 |
创新实践与科技活动(第二课堂) |
3 |
|
|
|
|
考查 |
小计(专业实践课程) |
26 |
|
|
|
|
|
九、有关说明
(一)通识拓展(素质拓展)公选课修读要求
通识拓展(素质拓展)公选课划分为三类:人文类、科技类、艺体类,由教务处组织开设。具体修读要求如下:本专业学生须至少修满6学分才能取得毕业资格,其中须在艺术体育类中至少修读2学分、在人文社科类中至少修读2学分;不得选修与专业课程内容相同或相近的通识拓展公选课程。
(二)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安排
1.社会实践活动2周,利用假期进行,不占学期教学活动时间。
2.毕业论文分两学期完成,第7学期分散安排,累计时间2周,学生完成选题、文献查阅、开题报告书的书写工作;第8学期集中用12周时间完成论文研究、论文撰写及答辩工作。开题答辩视具体情况安排在7学期末或8学期初。
3.《创新实践与科技活动》课程的学分,要求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取得3学分方可毕业。对于学生在第二课堂取得的创新成果,根据学院的规定赋予相应的奖励学分;也可由系里安排参加实验室工作获得;可按规定累积学分。
(三)其他
1.专业方向课程由限选课和任选课组成。模块(一)和模块(二)两个模块至少选择一个模块,该模块一经选定即作为必修专业课程,选定模块之外的模块课程可作为专业任选课程选修,其学分计入专业任选课学分。
2.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实验内容包括专业性实验和化工仿真训练两部分内容,其中专业性实验32学时,化工仿真训练32学时。